<<全部展览

墙上的斑点是一只蜗牛
2024/06/29-09/02

艺术家
Kathryn Attrill
Pippa El-Kadhi Brown
Bradley Childs
Ekene Stanley Emecheta
Harriet Gillett
Matvei Matveev
陈孟涵 Maggie Menghan Chen
陈宇豪 Yuhao Chen
范丁月 Dingyue Fan
郭雅格 Yage Guo
刘宇宁 Yuning Liu
任莉莉 Li Li Ren
周承舟 Chengzhou Zhou


策展人
芊芊 Qianqian / 丁琪 Marjorier Ding / 朱琳琳 LinliZhu

前言

当习惯于线性逻辑思考,我们寻找起展览某处墙上的一个光斑。在数个可能性里,如果斑点恰好呈蜗牛形状,内心大概会有一丝慰藉。

检索本次展览的题目时,应会注意到,它源于英国作家弗吉尼亚·沃尔夫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的末句。始于作者观看墙上的一个斑点,全文展开一系列浮游想象,连串的故事或回忆去猜测这个斑点的真实身份。最后一句,是作者给出的最准确答案,是确凿的一句陈述,是文章的明确终结。本次展览便从文章的句号出发,此种联系转化为一层想象、一种方法:通过主动观看,可以将展览图像创作式并列,倒叙还原成关乎本体的叙事。
回归此刻,放下沃尔夫的文本,它的作用已经足够。斑点的答案不复重要,是一粒沙,是燃烛黑烟,是知识图谱的少许边缘,或是真实生活中的一道澎湃划痕;总而言之,它们是平等的。

本次展览呈现了13位艺术家的作品,它们所代表的图像叙事和物质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平等的,不高于彼此,不高于生活。此类平等同样遍及大语言模型,模型的集结使得图像生成远比以往轻松快捷,观众的“解读权”也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一切似乎都可复制。面对加速,寻找内在价值,在个人的知识谱系中参与和连接,获取这一场像素点游戏的奖励和伤害。

后退两步,体会视野在边缘处模糊。当逐渐失去明显边界,正如墙上的光斑一样,在最后一句结论写下之前,意识可以自由飞散。

相关阅读

<<全部展览